不管是海运能力、政治影响力还是冶炼水平,现在都已经不再是制约开发石碌铁矿的障碍。
在条件日渐成熟之后,执委会终于又一次将开发石碌铁矿的计划翻了出来,并准备在近期就开始实施。
数以千计的南越战俘将会被运往当地,打通从海边昌化港到石碌的运输线,并在当地开始建设一个大型的煤铁复合产业基地。
在这个区域成型以后,黑土港出产的精煤就可以就近运往当地,用于钢铁和其他金属的冶炼加工。
当然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恐怕也将会为此而付出不少的人命。
在北部湾开发黑土港煤矿的前半年,死于各种事故、疾病和其他原因的劳工就多达数百人,而石碌铁矿所处的位置就决定了它的开发难度势必会大大超过黑土港煤矿以及其他的海外港口。
执委会肯定不会忽视这种可预期的人员损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转嫁到战俘这种廉价劳动力身上。
在冷眼旁观这些战俘下船的阮经贵自然不会想到,等待他这些同胞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不过看到海汉人在运输过程中也并没有去掉这些人的脚镣手铐,他就知道这些人的命运恐怕跟自己不会是同一条路了。
站在阮经贵的角度上,他对于曾经同属一个阵营的这些俘虏也并非一点同情都没有,多少还是有些感同身受的念头。
但他也还记得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现在的身份并不适合作出一些容易让人误会的举动。
但阮经贵能保持冷静和理智,不代笔别人也能达到同样的水准。
站他旁边的阮经文毫无征兆地就冲了出去,直接扑进了战俘的队伍中,抱住了其中一人。
阮经贵大惊失色,但还没等他冲上去将自己兄弟拉出来,四五个手持木棍的黑衣警察已经扑了过去,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朝着阮经文身上揍去。
这片小小的混乱也立刻引来了现场管理人员的注意,很快民政部和军方的人员就赶过来终止了警察的殴打,将阮经文连同他抱住那人一起拉出队列,然后让其他战俘继续行进。
阮经文虽然被一通乱棍打得不轻,但他却半点都没有沮丧的模样,还拉着那名战俘叫道:“武兄,原来你还活着!
我是阮经文,是我啊!”
阮经贵一看,这人自己也认识,正是南越水师的一名参将,名叫武森。
这武家跟阮家也算世交,武森与阮经文自幼便结识,可算是情同手足。
但海汉人攻打顺化的时候,武森没有选择在城内避战,而是去了第一线与海汉人作战,结果据说是率部在江面巡逻时尽数被海汉人的火炮所击沉——这一段还被剪辑进了海汉宣传部的战争纪录片里,只是当事者根本无缘得见。
武森战死的消息传回顺化,作为好友的阮经文自然是伤心不已,只是他自此战意全无,最后并没有选择与海汉民团作战来替自己的好友复仇,而是听从了阮经贵的劝说,彻底放弃抵抗,直接率部投降。
不过阮经文没有想到,在辗转多日之后,居然会在海汉人的大本营见到原本已经战死的好友。
他一见之下心情难以自控,便冲出去拉住了武森。
旁观的警察还以为他要生事,自然是不管不顾地冲上去打翻再说。
阮经贵赶紧躬着身子向旁边的军方和民政部的人说明了情况,让他们知道这只是一场小小的误会。
倒是被阮经文拉住的武森在最初的惊吓过去之后,便立刻冷静下来,站起身挣脱了阮经文的手,对他怒斥道:“看你这毫发无伤的样子,想必是已经投了海汉人吧?我水师数百将士命丧香江,竟然就是为了保护像你这样的无耻之徒!”
阮经文大概也没有想到武森的情绪居然如此激烈,一时被他骂得说不出话来。
阮经贵在旁边劝道:“小武,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你且暂去,改日我自会去寻海汉首长,为你求条出路!”
武森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沫道:“我自走我路,岂会要你这叛徒去为我求什么狗屁出路!
你我两家交情自此便绝,以后切莫再与武爷攀什么交情!”
武森说完,一晃身上的镣铐,竟然自顾自地便跟随战俘的队伍走了,没有再回头看阮氏兄弟一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