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李昭道奇道:“这么说来,你的先祖是谢无奕,还是谢据石?”
谢无奕便是谢安长兄谢奕,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据石是谢安次兄谢据,官至东阳太守、散骑侍郎。
“吾家的确出自安西将军一系。”
谢云也不否认。
实际这种门第是一种荣耀,它代表谢家过去的辉煌。
“原来如此。”
李昭道捋须大笑道:“这么说来,你出自北府帅谢幼度一系。”
“正是。”
谢云点点头。
北府帅谢幼度就是东晋名将谢玄,谢玄的孙子便是开创中国山水诗派的谢灵运。
而谢灵运的孙子谢超宗也是一代文宗,宋孝武帝曾称赞他为“凤毛麟角”
。
“我闻昔日江左门第之贵,莫逾王谢。”
李昭道点头赞许道:“谢小友的才华,亦可谓不辱门风了。”
“不敢。”
谢云汗颜无地。
昔日辉煌六朝的陈郡谢氏破败成这样,他哪敢说自己不辱门风,摇摇头道:“谢家中落至此,小子实在措颜无地。”
李昭道摆摆手,朗声笑道:“昔日你们谢家太傅安石公,曾有东山再起的典故。
你只要砥节励行,安知不能重振家风呢?”
谢云身子一动,旋即投袂而起,郑重地向对方作了个长揖道:“多谢李公教诲。”
李昭道呵呵一笑,从怀中摸出一张红笺,然后递到谢云面前。
谢云毕恭毕敬地用双手接过,却发现这是一张泥金封面的名刺。
名刺就是后世的名片。
战国时代,华夏就已经出现写在竹木排上的名片,那时称之为“名谒”
。
到了东汉,“谒”
之名便被“刺”
所取代。
而蔡伦发明纸张后,名刺便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携带的纸张。
三国时,曹魏名将夏侯渊的第五子夏侯荣是个神童,因过目不忘而留下“遍谈百刺”
的佳话。
到了唐朝,名刺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这时凡是科考金榜题名的,每每都要亲书名帖分致平康坊的妓y院,邀定娇好,游乐其间。
而后世的曰本,仍因此称名片为“名刺”
。
“这是?”
谢云挑起眉毛,茫然不解道:“李公这是何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